杜甫五古《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》读记

  • 首页
  • 吉林快3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吉林快3 > 新闻动态 > 杜甫五古《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》读记

    杜甫五古《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》读记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8:26    点击次数:101

    杜甫五古《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》读记

    (小河西)

    时安史之乱爆发已半年。玄宗杀了封常清、高仙芝等大将后,任用哥舒翰守潼关。安禄山正在想办法攻潼关。杜甫妻子本寄居奉先,写此诗时杜甫将他们从奉先北移白水。【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2同州:“白水县,望。……春秋时秦、晋战于彭衙是也。后魏文成帝分澄城郡于此置白水县及白水郡,郡南临白水,因以为名。”】崔少府十九翁:杜甫舅氏。去年夏秋,杜甫在白水和奉先见过白水县令舅舅崔顼,当时写了两首诗:《白水明府舅宅喜雨》和《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》。这次杜甫投靠的舅舅是少府,名崔顶,崔顼之弟。

   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(杜甫)

    天宝十五载五月作

    客从南县来,浩荡无与适。旅食白日长,况当朱炎赫。

    高斋坐林杪,信宿游衍阒。清晨陪跻攀,傲睨俯峭壁。

    崇冈相枕带,旷野怀咫尺。始知贤主人,赠此遣愁寂。

    【注释】南县:指奉先县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卷28同州蒲城县:“后魏太和十一年分白水县于此置南白县,以在白水之南为名。属白水郡。唐开元四年十月,改为奉先县。”

    浩荡:无常不定。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》(梁-何逊):“年事以蹉跎,生平任浩荡。”适:归向。无与适:无所适归。《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》(杜甫):“行迈心多违,出门无与适。”

    朱炎:烈日。《纂要》(梁-萧绎):“夏曰朱夏、炎夏。”《雨》(杜甫):“白谷变气候,朱炎安在哉。”赫:《说文》:“赫,火赤貌。”《云汉》(诗经):“赫赫炎炎,云我无所。”

    高斋:高雅书斋;对他人屋舍敬称。《别赠》(隋-孙万寿):“高斋屏余热,珍簟宿轻寒。”林杪:树梢;林边。《说文》:“杪,木标末也。”《感时赋》(晋-陆机):“猿长啸于林杪,鸟高鸣于云端。”

    信宿:连宿两夜。《左传》庄公三年:“凡师,一宿为舍,再宿为信,过信为次。”《秋兴》(杜甫):“信宿渔人还泛泛,清秋燕子故飞飞。”游衍:恣意游逛。《板》(诗经):“昊天曰旦,及尔游衍。”《行田登海口盘屿山》(南朝宋-谢灵运):“远游碧沙渚,游衍丹山峰。”阒(qù):寂静。《泣赋》(梁-江淹):“阒寂以思,情绪留连。”《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》(杜甫):“多病独愁常阒寂,故人相见未从容。”

    睨(nì):斜视。《说文》:“睨,视也。”《送宣武徐巡官》(唐-罗隐):“傲睨公卿二十年,东来西去只悠然。”

    崇冈:高冈。《舞剑歌》(唐-李靖):“陟崇冈兮望四围。”《病柏》(杜甫):“有柏生崇冈,童童状车盖。”枕带:依傍,近连。《水经注-江水一》:“江阳县枕带双流,据江洛会也。”《南池》(杜甫):“呀然阆城南,枕带巴江腹。”

    贤主人:《经乱后将避地剡中……》(李白):“崔子贤主人,欢娱每相召。”

    【大意】俺从南边奉先来,漂泊不定,不知移至何处。客居的日子本就感觉长,何况是盛夏,炎炎烈日。高雅的屋舍坐落在林尽头。连宿两夜,恣意游逛,一片静寂。清晨陪俺登山,傲视俯瞰陡削的崖壁。高冈相互依傍,旷野近在咫尺。才明白贤明的主人,让俺居住此地排遣愁寂。

    危阶根青冥,曾冰生淅沥。上有无心云,下有欲落石。

    泉声闻复息,动静随所击。鸟呼藏其身,有似惧弹射。

    吏隐道性情,兹焉其窟宅。白水见舅氏,诸公乃仙伯。

    杖藜长松阴,作尉穷谷僻。为我炊雕胡,逍遥展良觌。

    【注释】青冥:青天。《九思-悼乱》(汉-王逸):“玄鹤兮高飞,曾逝兮青冥。”淅沥:《雪赋》(南朝宋-谢惠连):“霰淅沥而先集,雪纷糅而遂多。”《定情篇》(唐-乔知之):“碧荣始芬敷,黄叶已淅沥。”

    无心云:浮云。《归去来辞》(东晋-陶潜):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”

    弹射:用弹丸射击。《汉书-宣帝纪》:“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(zhì)巢探卵,弹射飞鸟。”

    吏隐:指隐于下位而非隐于山林。《蓝田山庄》(唐-宋之问):“宦遊非吏隐,心事好幽偏。”

    窟宅:动物洞穴;神怪居处。《出为豫章……》(唐-张九龄):“灵仙未始旷,窟宅何其深。”《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》(杜甫):“中夜窟宅改,移因风雨秋。”

    诸公:诸位长者。《史记-田叔列传》:“叔为人刻廉自喜,喜游诸公。”张守节正义:“诸公谓丈人行也。”仙伯:仙人。《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》(唐-储光羲):“金丘华阳下,仙伯养晦处。”

    雕胡:茭白子实;煮熟为雕胡饭。《风赋》(宋玉):“主人之女,为臣炊雕胡之饭。”《宿五松山下荀媪家》(李白):“跪进雕胡饭,月光明素盘。”

    觌:晤,见面。良觌:良好的见面。欢聚。《南楼中望所迟客》(南朝宋-谢灵运):“搔首访行人,引领冀良觌。”

    【大意】高高的台阶,好像根植于青天;似有层冰生出凉风淅沥。头上是无心飘动之云,脚下是未落欲落之石。泉声响起又忽然停息,流水动静随其所受冲击。鸟儿呼唤掩藏身体,好像生怕被弹丸射击。“吏隐”二字道出了您的真性情,这儿才是神仙居处。白水见到舅舅,舅舅都像仙伯。拄着藜杖走在长松之下,在偏僻的穷县做县尉。为俺一家做雕胡饭,我们相聚快活逍遥。

    坐久风颇怒,晚来山更碧。相对十丈蛟,歘翻盘涡坼。

    何得空里雷,殷殷寻地脉。烟气蔼崷崒,魍魉森惨戚。

    昆仑崆峒颠,回首如不隔。

    【注释】歘(xū):快速。《望庐山瀑布水》(李白):“歘如飞练来,隐若白虹起。”盘涡:漩涡。《广溪峡》(唐-杨炯):“惊浪回高天,盘涡转深谷。”《愁》(杜甫):“盘涡鹭浴底心性,独树花发自分明。”

    殷殷:象声词。《长门赋》(汉-司马相如):“雷殷殷而响起兮,声象君之车音。”《杭州新造南亭子记》(唐-杜牧):“倚老松,坐怪石,殷殷潮声,起于月外。”地脉:地的脉络;地势。《登庐山》(南朝宋-鲍照):“洞涧窥地脉,耸树隐天经。”《送吴宣从事》(唐-孟浩然):“旌旆边庭去,山川地脉分。”

    蔼:云雾弥漫。《广雅》:“蔼蔼,盛也。”《采桑》(南朝宋-鲍照):“蔼蔼雾满闺,融融景盈幕。”《长门赋》(汉-司马相如):“望中庭之蔼蔼兮,若季秋之降霜。”崷(qiú)崒:崷崪。高峻。《游黄蘖山》(梁-江淹):“残杌(wù)千代木,崷崒万古烟。”《郊行寄杜位》(岑参):“崷崪空城烟,凄清寒山景。”

    魍魉:虚无缥缈的影子;山精。《淮南子览冥训》:“浮游,不知所求;魍魉,不知所往”。《鼋头山神女歌》(唐-韦应物):”魂同魍魉潜太阴,身与空山长不灭。”惨戚:悲伤凄切。《答李陵》(汉-苏武):“忧心常惨戚,晨风为我悲。”《答车茂安书》(晋-陆云):“上下愁苦,举家惨戚。”

    【大意】坐了很久,风刮个不停;天色将暮,山峰显得更碧。好像面对十丈的蛟龙,快速翻腾使漩涡开裂。哪儿来的天上惊雷?轰隆隆地似来寻找大地的脉络。云雾弥漫山顶,山川鬼怪阴森森悲伤凄切。回头向西北眺望,仿佛昆仑与崆峒山就在眼前。

    前轩颓反照,巉绝华岳赤。兵气涨林峦,川光杂锋镝。

    知是相公军,铁马云雾积。玉觞淡无味,胡羯岂强敌?

    长歌激屋梁,泪下流衽席。

    【注释】颓:摧颓;倾斜。《寡妇》(魏-曹丕):“妾心感兮惆怅,白日急兮西颓。”反照:返照。

    巉(chán):险峻,陡峭。《入琵琶峡望积布矶……》(齐-刘绘):“巉岩如刻削,可望不可亲。”

    兵气:战争的气氛。《从军行》(李白):“鼓声鸣海上,兵气拥云间。”锋镝:刀刃和箭镞。借指兵器。《过秦论》(汉-贾谊):“收天下之兵,聚之咸阳,销锋镝。”《名都篇》(魏-曹植):“揽弓捷鸣镝,长驱上南山。”

    相公:《旧唐书-哥舒翰传》:“及安禄山反,上以封常清、高仙芝丧败,召翰入,拜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……河陇、朔方兵及蕃兵与高仙芝旧卒共二十万,拒贼于潼关……十五载,加翰尚书左仆射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”

    玉觞:玉杯。酒杯。《天子颂》(汉-黄香):“献万年之玉觞。”《于谯作诗》(汉-曹丕):“丰膳漫星陈,旨酒盈玉觞。”

    胡羯(jié):安史叛军。《继位大赦文》(唐-李亨):“乃者羯胡乱常,京阙失守。”《旧唐书颜杲卿传》:“禄山怒曰:'吾擢尔太守,何所负而反?’杲卿瞋目骂曰:'汝营州牧羊羯奴耳。’”

    长歌:典“长歌激梁”。《列子集释-汤问篇》:“昔韩娥东之齐,匮粮,过雍门,鬻(yù)歌假食。既去而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。”衽(rèn)席:卧席;坐席;宴席。《晚霁中园喜赦作》(唐-储光羲):“几悲衽席湿,长叹垣墙毁。”《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》(唐-卢从愿):“衽席知无战,兵戈示不忘。”

    【大意】前窗夕阳斜辉,映红险峻陡峭的华山。山林里涨满战争的气氛,山川中仿佛混杂着兵器。俺知道这是哥舒翰的兵马,已经像云雾一样聚集。美酒喝起来也淡而无味,安史叛军哪儿是强敌?俺放声歌唱,歌声激荡屋梁;俺热泪滚滚,泪水流遍坐席。

    人生半哀乐,天地有顺逆。慨彼万国夫,休明备征狄。

    猛将纷填委,庙谋蓄长策。东郊何时开?带甲且未释。

    欲告清宴罢,难拒幽明迫。三叹酒食旁,何由似平昔。

    【注释】顺逆:顺与逆。《孟子-离娄上》:“顺天者存,逆天者亡。”《和送春诗送陈泽民》(宋-吴芾):“人事苦参商,天意有顺逆。”

    休明:美好清明;明君;盛世。《始出尚书省》(齐-谢朓):“惟昔逢休明,十载朝云陛。”《送袁太祝尉豫章》(唐-孟浩然):“何幸遇休明,观光来上京。”

    填委:纷集;堆积。《杂诗》(汉-刘桢):“职事相填委,文墨纷消散。”《结定襄郡狱效陶体》(唐-崔颢):“谤书盈几案,文墨相填委。”

    庙谋:庙算;借指谋划者。《后汉书-光武纪赞》(南朝宋-范晔):“明明庙谋,赳赳雄断。”《奉送王信州崟北归》(杜甫):“徙倚瞻王室,从容仰庙谋。”长策:良策。《北齐书-王琳传》:“吴兵甚锐,宜长策制之,慎勿轻斗。”《至陵阳山登天柱石……》(李白):“拥兵五陵下,长策遏胡戎。”

    东郊:泛指国都以东郊外。《礼记-月令》:“立春之日,天子亲帅三公、九卿、诸侯、大夫以迎春于东郊。”

    释甲:脱下战衣;罢兵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八年:“庆氏之马善惊,士皆释甲束马而饮酒,且观优。”《为袁绍上汉帝书》(汉-陈琳):“虽欲释甲投戈,事不得已。”

    清宴:清平安宁;清雅的饮宴。《三国志-魏志-钟会传》:“拓平西夏,方隅清晏。”《贞观政要-政体》(唐-吴兢):“今陛下富有四海,内外清宴。”《答洛阳主人》(唐-陈子昂):“方谒明天子,清宴奉良筹。”

    幽明:昼夜。《礼记-祭义》:“祭日于坛,祭月于坎,以别幽明,以制上下。”郑玄注:“幽明者,谓日照昼,月照夜。”《赠故人马子乔》(南朝宋-鲍照):“一为天地别,岂直限幽明。”

    三叹:形容慨叹之深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八年:魏子曰:“惟食忘忧,吾子置食之间三叹,何也?”《惜别行送刘判官》(杜甫):“九州兵革浩茫茫,三叹聚散临重阳。”

    【大意】人一生哀乐各半,天地也有顺有逆。慨叹本是万国之主的盛世明君,现在准备征讨夷狄。勇猛的将领云集,朝廷智囊怀有长策。国都东郊何时打开?将士的战衣尚未脱去。就要说清雅的饮宴结束,难以抗拒夜幕降临。在酒席旁再三慨叹,怎么才能像以前那样?(“难拒”的也不只是由日变夜的急迫。还有由盛转衰的急迫。“清宴罢”了,或许大唐盛世也要结束了。)

    【诗意串述】此诗共六十句。首四句交代背景。杜甫携家人从南来,也不知该寄居何方。旅途漫漫,白日漫长,烈日炎炎。接着八句写高斋远景。高斋在“林梢”。枕带高冈,咫尺旷野,可俯瞰峭壁。舅父陪俺清晨登山恣游两天。显然,舅父是要俺在这空气新鲜寂静无人处“遣愁寂”。再八句写高斋近景。“危阶”似植根于青天,似有飕飕凉风来自层冰。上有浮云、下有巨石。泉声忽急忽缓、鸟儿藏身期间。(俺也像鸟儿“惧弹射”“藏其身”。)写高斋之景是说此处可“遣愁寂”,也是为“吏隐”铺垫。“吏隐”八句写舅氏及款待之情。舅舅只是僻县尉,吏隐才是真性情,白水舅氏如仙人,高斋即是仙人窟。舅氏“为我炊雕胡”,这次相聚真美好。“坐久”12句写山中晚景。写山涧瀑布山下雷声山顶云雾山崖返照还写山中精怪。写景是在为后边感慨时事作铺垫。风狂水激,似蛟坼盘涡。雷动烟迷,如魍魉惨戚。“风颇怒”“盘涡坼”“空里雷”“森惨戚”这些词都有明显的感情色彩。写景而兼影时事,语含比赋。“兵气”八句由景转入时事。夕阳返照中,似乎看到“兵气”、“锋镝”。由此引出“相公军”,也就是迅速集聚的哥舒翰二十万将士。俺不明白,安史叛军难道是强敌?为啥朝廷就没办法?想到这儿,美酒无味泪流衽席。“人生”八句感慨时事。感慨一:人生有乐有哀,如同天地有顺有逆。大唐盛世本是万国来朝,现在皇上还要征讨夷狄。感慨二:猛将云集,良策已蓄,何时开潼关收东郊?当时哥舒翰、郭子仪、李光弼等均认为应固守潼关,但杨国忠却进谗言,要玄宗逼哥舒翰出关。这事儿难道杜甫也知道?朝廷如何用兵哥舒翰何时出关这种战略抉择不是杜甫考虑的。由于安史叛军近在咫尺一关之隔,杜甫不得不考虑将家人寄居到相对安全处。但杜甫期盼着早收东郊。末四句收结。或有两层意思。一是说天已晚,饮宴将罢。二是说盛衰变化的急迫难以抗拒。杜甫似乎感到了啥。面对将要结束的酒宴,杜甫不知道大唐“平昔”的“清宴”还会再来吗?

    【参考文献】查屏球《微臣、人父与诗人—安史之乱初杜甫行迹考论》《安徽大学学报》2018(02)】

    【备忘】杜甫这次到白水或是利用休假时间。夏至假加上旬假。夏至是五月十六日。乱军六月九日破潼关,十九日入长安。杜甫五月中从长安至奉先,又携家人自奉先至白水。安置好家人后杜甫应又回到长安。六月九日潼关破,十三日玄宗逃离长安。或杜甫也是这时向北逃离长安(长安东有乱军),经华原至白水,又携家北逃鄜州。长安到华原七十五公里,华原到白水约一百公里,白水到鄜州三川约两百公里。杜甫一家逃到三川时,已是七月中了。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 上一篇:没有了

    TOP